等覺菩薩之修行
王群眾
九十六年一月十五日,見宜芬在研究《白話金剛經》〈分第二〉時,得「免於佛人永隔」之法福,入三昧請佛開示。佛曰:
發欲証得「無上正等正覺」之心,此乃菩薩「十一地」之修行境界。非一般「世間智」所解釋的,是我於此經中,教世人如何待人處世,藉事練心,放下我執而已。
當年的應化身佛我釋迦牟尼,與今日和妳談禪論道的圓滿報身,同樣善護念諸菩薩,善付囑諸菩薩。
這是因為,過去現在未來是「一」,生命其壽無量。
從以上的佛示中,吾人即可盡見佛說法四十九年的堂奧嗎?
請容我試試:
一、過去現在未來是「一」,此所以宜芬能經由入三昧,在二十一世紀初,面見紀元前五百多年,出生印度,示現由凡人修成佛的悉達多。因此,有志於成佛的現代和未來人類,可仿而修習之。肯定也能成就佛道。
顯然,「入三昧」或曰「入三摩地」,是凡人修成佛的必要條件。所謂「般若波羅蜜多」。
「般若」,是「出世間智」,非「世間智」。「波羅蜜多」,是到「彼岸」,非「此岸」境界。
學子「入三昧」,起用「出世間智」修學,才能到「彼岸」。
佛指出的「世間智」,硬是不夠看,到不了「彼岸」。若連這一點都沒覺悟,再努力也是白搭,到「彼岸」沒份。
佛曾告訴慈正,這是「勤處不著力」所致。
諸位同學,請檢視看看,「勤處著力」了沒?是用「世間智」過日子嗎?
二、佛有「三個身體」,當年在印度說法的是「應化身佛」。這種佛身和眾生一樣,也能傳宗接代,要吃要喝要睡地,而且還會生病等。
打字的中華妹,對這一點,妳願為眾生踢館嗎?
老師,佛說:
若能不會傳宗接代,不吃不喝不睡不生病,就不是應化身佛了。
謝謝佛的開示,或能斷除些許兒妄語。
再請問,是誰「應化」了「應化身佛」的呢?
是閣下以及所有一切眾生,和諸佛菩薩的「法身空」功能,起妙用應化入胎而出生的。
所以說,法身空,才是釋迦牟尼佛的真正父母。淨飯王和摩耶夫人,只是恭迎聖胎下凡的人間父母。
眾生之入胎,則是「法身空」被「無明」所用的結果。
中華妹,關於此說,妳也踢個館吧。
老師,佛說:
除依願降生的佛外,器世界的一切,不論精神或物質,全是法身空被無明所用的產物。
三、宜芬入三昧所面見的,雖只是「圓滿報身佛」,然而「法報應」這「三佛身是一體」的,所以也可以說,她是向「她的三佛身」請教佛理,解惑釋疑。
四、佛教聖典《金剛經》,是為發欲証得「無上正等正覺」之心的學子而說。如今佛告訴宜芬,此乃菩薩「十一地」之修行境界。由此可見,《金剛經》確是等覺菩薩所該入的佛知見。
若能結業,就可進入「妙覺」的課程了。這是學佛的最後課業,和「十一地等覺菩薩」一樣,也是由佛法界,起用「應以何身得度者,即現何身為其說法」這一大法,為法王子開出課題令修;非由人間的佛法老師,來安排課程的。這是如來禪學子必須瞭解的,不宜說是王老師安排的課程。我只是和大家共同研究,佛所開出的課而已。
五、在《楞伽經》的「如來禪」教學中,學子只要能入《楞嚴經》的「念佛三昧」而「現前見佛」,或能起「般若妙用」。如新般若子慧,能「自問自答」而「心聞發明」者,就可發欲在今生証得「無上正等正覺」之心而如願,正式開始「等覺菩薩十一」地的修行了。
六、吾人的真如本性,無覺不顯,覺悟之後,無修不圓。此所以必須一地一地地覺,覺後一地一地地修圓。先覺而後修至「十一地等覺」,也就離「妙覺」之修圓不遠了。
註:
一、「心聞發明」大法,亦出自《楞嚴經》,為普賢菩薩所說。所謂「心聞發明,分別自在」。
二、《金剛經》,原為佛的聲聞弟子,八地阿羅漢所說。如今末法,願為一地菩薩說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之妙,期能轉末為正,普利有緣。
打字的中華妹,麻煩請佛總結修修慧,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。若得開示,即為親証。
是,老師。佛就你窺見的六點「堂奧」,及兩點「註」,分別開示如下:
一、
世間無智到彼岸。須入三昧正定聚。
勤處著力方有成。時空無阻全是一。
二、
法身功能起作用。應化諸佛器世界。
兩者皆為法身應。一純真如一無明。
諸佛為度眾生現。誓斷無明真如顯。
令修極圓入常寂。無復再生輪迴見。
三、
三身一體已言明。你是我來我是你。
一切合一無分別。功德業力方有別。
四、
妙覺課程不思議。乃由諸佛所訂定。
程度未及不宜觸。躁進無助道業圓。
按部就班稱性修。腳踏實地基礎固。
終有登頂之一日。時到諸佛親授教。
五、
般若神用為悟道。啟之能証三佛身。
阿耨菩提即得到。等覺妙修可成就。
六、
真如佛性人人有。覺之使顯明真相。
修之使圓成佛道。實証實修無捷徑。
七、
三世諸佛同一妙心。此心能見宇宙至理。
聞心為說成佛大法。分別成就各個自在。
八、
法福功德若俱足。心聞正法能信受。
親証等覺非難事。佛性平等本自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