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色離相法身畢竟空現前分第二十
王群眾 2006.05.15修改
須菩提,於意云何?吾人的清淨法身佛,可以具足的色身肉體就能見到不?
不可以也,世尊。
如來的清淨妙法身,不應該以具足的色身肉體就能見到。
何以故不能從五官齊全的色身肉體上,見到自身如來的清淨妙法身?
這是由於如來清淨妙法身的應化身,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具足色身肉體,即非具足不變的色身肉體。只是暫時性的是名具足色身肉體而已。
﹙研究至此,依分請佛開示,佛曰﹕
『變化不已的色身,是一相不變而能化的空寂之所化。』﹚
須菩提,於意云何?
如來的清淨妙法身,可以具足齊全的宇宙諸相見到不?
也不可以也,世尊。
如來的清淨妙法身,也不應該以具足齊全的宇宙諸相見到。
﹙研究至此,依分再請佛開示,佛曰﹕
『見即非見,非見即見,是名真見〝色空不二〞之實相。﹚
何以故也不可以?
這是由於如來清淨妙法身的應化身,釋迦牟尼佛所說,諸相具足,即非不變的諸相具足,只是暫時性的是名諸相具足而已。
﹙研究至此,依分請佛再作說明,佛開示曰﹕
『法身是色亦是相。
色相是〝有〞,變化多端,然所化,數之有盡。
而〝空〞是〝一〞,能化萬物,數之無窮。
法身〝空、有〞不二,即是〝禪〞。﹚
註:
為何具足色身肉體五官,如是乃至具足宇宙所有一切諸相,仍然不能見到「自身如來」的清淨妙法身呢?
這是由於閣下的清淨妙法身「非色非相」的緣故。雖然在「三佛身」的表述中,非色非相的如來清淨妙法身「即是」色,「即是」相。所謂空即是色,色即是空。畢竟這二佛身的長相是不同的。一是恆變的,一是不變的。
若學子欲見不變的,自身的如來清淨妙法身,《金剛經》的開示是:
若(君在修三昧正定時,)見(到眼前的)諸相(隱去,暫時性的看不見了,而)非相(的空寂現前。那麼,君)即
見﹙到自身﹚如來(的清淨妙法身了)。 ~分第五~
﹙研究至此,依分問佛,〝此經句就如王老師所解,這麼簡單嗎﹖不會誤以為是發呆嗎﹖〞,佛答曰﹕
『昏沉或心亂才會發呆。般若自性所現之空性,所生之妙有,猶如人身處幽暗,伸手不見五指之處,但五指仍在。
當般若如燭照般,照見空妙有所現之境,此則非肉眼所見。眼耳鼻舌身意之覺照,亦復如是。非人智之可思議。
觀想與幻想之別,乃在於,〝觀想〞為入正定聚所得之不可思議境界。而〝幻想〞為由凡塵知識,所入之思維。﹚
色身肉體五官,如是乃至宇宙所有一切萬物諸相,名曰法身佛的應化身。法身佛的應化身,是如夢幻泡影般的存在,變化不已。有趣的是,能變現應化萬物的法身佛,卻是吾人的不變之身。
本分指出,吾人除了有個變化不已的肉身之外,還有個不變的清淨法身存在。所以說,肉身老了病了死了沒關係,吾人的清淨妙法身,是永遠不會老病死的。若您修佛家的三昧正定成功,就可以證明佛的這一偉大發現了。更何況,宇宙的一切全是妳的身體呢。
﹙最後佛開示偈語作總結曰﹕
能化萬物即是空。
所化萬物即是有。
有識法身畢竟空。
不入三昧不得解。
妙有報身度應化。
是心即性悟本心。
空有不二實相禪。
法界一相證永生。
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