甚麼是《法華經》的真諦﹖
王群眾 2006.09.03
95年9月3日靜幸告曰,她在睡夢大手印中,見聞一說法者,問台下聽法的法眾如上一問。一法眾答曰﹕
「化三界為淨土」
「你這不是王老師的答案,而是〝以性虛塵〞」
接著的一幕夢境是,靜幸去問她母親同樣的問題,母親答曰﹕
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
這該是「王老師的答案」了吧﹖
非也。
那說法者口中的「王老師的答案」是甚麼﹖
顯然,那位法眾,還不知王老師的答案,那是「妙覺之答」,是王老師給修妙覺的學子上的一課,你該去補課。
《法華經》有云,三界如火宅。於是吾人便知,欲界六天,色界十八天,以及無色界四天。都不是生命的安樂窩,要出離。
出離,是甚麼意思﹖
是離開這裡去哪裡?或是離開惡土去淨土?
非也。此所以說法者告訴聽法的,「化三界為淨土」不是王老師的答案。
老師,您的答案是「一佛乘」喔。靜幸說。
〝妙覺的答案是〞,不必出離如火宅似的三界,也不必化三界為淨土。只要請同學實修〝應無所住而生汝心〞大法,〝安住〞三界中的〝常寂光〞即可。
﹙研究至此,依分恭請佛開示,佛曰﹕『此所以中華妹睡夢大手印中聞going down …going down …唱個不停,佛倒駕慈航之妙呀!』﹚
汝等當知,三界中的〝常寂光〞,不但是無所不在,處處在的。而且是現成的,證得而安住之就成了。
﹙研究至此依分再恭請佛開示,佛曰﹕
『
悠悠心燈通冥。 入世三界皆靈。
無關解脫出離。 當下即證清明。
』﹚
出離,乃指出〝離〞三界火宅之〝苦〞,證〝得〞三界常寂之〝樂〞,所謂〝離苦得樂〞。
那,台上那位說法者所說〝以性虛塵〞何義?
是〝以〞常寂真如之〝性〞,來〝虛〞晃一招,就說〝塵〞土可成淨土了。而不是〝直證〞塵土中之常寂至性法身淨土。就差這麼一丁點兒,而成心外求法之說。
打字的依分,你問問佛,〝以性虛塵〞我解對了沒?
老師,台上的那位說法者說,您解〝以性虛塵〞,解得妙 ! 妙 ! 妙 !
依分,這是妙覺的課,妳沒親證以前,我不會給妳補課的,妳自己問佛,一號的睡夢大手印中那三頭把妳嚇醒的黑豹,是否就是代表三界火宅的苦報,妳已〝定業意受〞了﹖
老師,佛說是耶。不過我考試沒過關。
那這篇文章,妳就好好請佛開示吧。
謝謝老師。
﹙托中華妹及靜幸師姐之福,讓我也能聽聞〝妙覺〞殊妙之課,依分於最後請佛開示做總結,佛賜偈如下﹕
『
以性虛塵鄰邊際。 比鄰究竟非出離。
實證三界常寂性。 當下即是焉出離。
妙聞覺所即寶所。 意受定業駕輕熟。
法界一相遍虛空。 隨性自在處處遊。
』﹚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