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聖言背書


   王群眾


 


九十六年二月十八日中華妹問,「眾生皆有如來的智慧德相,但因無明妄想分別執著,而不能証得」此一法語,出自何經何典?她想用來為自己所寫的論道文章背書。


中華妹,聖言量,是沒發現「自性本有三藏十二部」的學子,在入道之前,用來增進他們對所學之法的信心的。發現或曰証得之後,就漸漸不用了。


更何況,修學如來禪的學子,入門的條件是以「八地」為主的。不過如今末法,為了能多引度一些想在生前開悟証果的慕道人士,因此,只要試修「念佛三昧」而能現前見佛,又願續修《華嚴經》上的,「常隨自身之佛學」的,都可和他們結「第一義諦」真實之法的法緣。


甚至於放寬到了,只要願意聽聞一下「一佛乘」佛法,或世尊拈花示眾,或曰祖師西來意的道友,我們也願為他們演說如何親証之法,以供參考。


中華妹,自從佛開出「佛人不永隔」大法至今二十年,對能入甚深三昧的如來禪學子,我是不用古代聖言來背書的。背書,本是為了方便繁忙如妳,沒時間;又對自己所見証的「現代聖言」,沒信心的學子而設計的。


學法條件具足的同學,應該修「自找聖言背書」大法。為師的,只負責印証「牛頭不對馬嘴」的過失。例如,「現前見佛」出自《楞嚴經》。「三佛身一體」,出自《心經、金剛經》等。


其實,妳問的法語,就已經告訴了妳,眾生皆有如來的智慧和德相。


「德相」的現代聖言,是「真空生妙有之用」。古代聖言則是,「應無所住而生汝心」。


妳請佛印証我此說!


是,老師。佛說:


「德相」是指法身的妙用。王老師解的沒錯。


好,那我們繼續。


當然,古聖言和今聖言配對,是一門大學問。這可透過「現量親証」或「神通量」來確認,以免落入牛頭不對馬嘴的誤解中。


例如,《心經》無,該作「妙」解。所謂「是故空中,有『妙』智亦『妙』德」,非「是故空中,『沒』智亦『沒』德」。否定了有「般若佛智」,亦否定了証「得」無上正等正覺,那,眾生皆無如來的智慧和德相了。所以說,「古聖言」有令今之讀者誤解的過失,「今聖言」應避免之,這是佛經「文學化」之後所產生的謬誤之一。


另外,讀解傳世救眾生的經典,非文學家的專利。文學家畢竟是少數,連今日之博士,都讀不懂的「古譜藏經」,價值何在?


當然不在供養書蟲,或陳列客聽以充有道了。


為能達到救度眾生的目的,佛曾告訴台中的素芬,我還會寫第二部《金剛經》。其實,撰寫《佛說現代金剛經》的過程中:


第一棒由宜芬「收訊」全經內容,第二棒由我闡明佛說,第三棒再由妳「收訊」總結創作而成。完成之後,就交給第四棒上網。於是人類就有一部《佛說現代金剛經》了。何其美好!


現在,請佛總結吧。


是。佛說:


王老師整理闡述的「論道記錄」和「般若經典」,句句聖言,我願為其背書。時空既是「一」了,古今聖言也無分別。


任何眾生與佛心相應時,所悟之理,即為聖言。


句句都要聖言背書才肯生信之人,除非自証,否則疑悔難成,去佛遠矣。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utraland 的頭像
    sutraland

    如來禪 一門深入

    sutra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