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受戒&持戒﹖
依分 2006.08.03
2006.07.27一大早還賴床時,小腿隱約有觸覺,問知是蓮花生大士要來開示,趕緊起床。師父仍一貫親切的態度賜予白色哈達,並告訴我,他生前最好的朋友史東,是菩薩再來的,務必助其破〝隔陰之迷〞。並賜偈語如下,要我轉交給媖師姐。
宇宙多少不思議。 淨信奉行得解脫。
人類所知極有限。 速向自性求探索。
佛智見死即見生。 勿寧無知人間行。
知心相契緣一場。 能悟永生續無生。
利根石頭為法器。 繼我使命法傳西。
法界同體共法戲。 焦教頓第入常寂。
2006.08.03媖師姐常感念史東夫婦對她的關心和照顧,最近他們從美國回來,剛好今下午會去媖師姐家,故邀涓和我一起去。聽說他的太太修學密宗多年,也皈依了金剛上師,且剛從高雄七日精進回來呢,所修的課程內容是---菩提道次第廣論。
希望今天夫婦們能有因緣證到如來禪法……
一下午的論道,對新般若的我仍具挑戰性。面對戒律.規矩不離口的修行者,令我想起過去,我們也曾處於有為善法之大叢林中,修身養性,尋求社團之慰藉與認同。
直說自己毫無修行的史東,所問幾多佛法上的和唯識學的問題可見其探索佛法之深度。
因為堅持所有的法都須依止於夫人的金剛上師。所以史東錯過得如來禪法的先機。兩位提出許多疑問,也不斷踢館,大家為了戒律的問題,無法達成共識,涓涓師姐要我請佛開示!
蓮花生大士對史東夫婦開示,受戒&持戒的問題如下﹕
戒樁穩基修行道。 捨戒混淆邪魔叨。
凡夫由戒入定慧。 次第漸成莫煩惱。
因地解行證淨信。 止觀禪那奢摩他。
攀登等覺無上境。 終悟萬法唯心照。
果地廻觀無分別。 執戒執境皆不圓。
戒而不戒自性戒。 任運游餘法體階。
在《圓覺經》中的三淨觀二十五輪,皆歸於﹕
〝念佛三昧〞─﹙止﹕奢摩他,觀﹕毗婆舍那﹚
〝如幻三昧〞─﹙三摩缽提﹚〝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〞~《金剛經》~
〝大空三昧〞─﹙禪那﹚
史東夫婦離開時,對這個天人不永隔&佛人不永隔之法,深表好奇與讚嘆。頻問甚麼是〝隔陰之謎〞﹖如何破〝隔陰之謎〞﹖除十地外,尚有十一地等覺&十二地妙覺﹖
發現或親證〝宇宙三佛身同體合一及無量壽的真理〞,即證得〝十一地等覺菩提薩埵覺位〞,及至修圓即證十二地妙覺佛果。
﹙依分曾恭請佛陀開示,佛曰﹕『先成就〝得法〞之功德,功德自在法身中,即〝知一切即心自性,則成慧身,不由他悟〞。破了〝隔陰之謎〞,便開啟了累生之證量與功能,有了方便工具,就便利於悟後稱性起修〝一佛乘〞真實之法。
欲證十一地等覺及十二地妙覺,唯修〝一佛乘〞。』﹚
Tim師兄曾叮嚀﹕觀出偈語是聞慧,得修思慧和修慧,但是《圓覺經》之三觀二十五輪,及密宗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,我尚未仔細研究過呢﹖得加緊用功,否則踩空,如何對得起眾生,真的是平等慧觀,一切眾生皆我師呀。
此文於12日提出分享後,同學有白話解之需求,故試修〝思慧〞如下﹕
戒體如樁,是穩固基礎的修行之道。 莫聽不受者談捨戒之說,那是混淆求道精進之邪魔叨擾。
未入門者為凡夫,皆由持戒入定而生慧,能攝心於〝一〞即是戒。一地不知二地事,次第漸成莫煩惱。
因地解行並進,證得清淨慧則生盡信心。 不論是修〝念佛三昧〞之〝止〞﹕奢摩他,或〝觀〞﹕毗婆舍那。或是修〝大空三昧〞即禪那。甚或在〝如幻三昧〞﹕三摩缽提中〝奢摩他〞或起〝毗婆舍那〞間任運之二十五輪中,均須實相觀。
及至了悟宇宙三佛身同體合一,及無量壽之真理,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境,即攀登正等正覺之無上境。終悟萬法唯心照,即知一切即心自性,則成慧身,不由他悟。
自覺後覺他,及至覺行圓滿,則於果地廻觀次第本無分別。所以執著戒律以戒己或戒他,或執著境界者皆不得圓滿。一切如來,本起因地,皆依圓照清淨覺相,永斷無明,方成佛道。
戒而不戒,不戒而戒,乃自性戒。達此境則止觀任運,游刃有餘,於萬法的當體空性,無階之分。
請有意修〝修慧〞者,入三昧請佛復證開示之,以修與共功德。依分合十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