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兩種佛法兩樣情


   王群眾


 


九十五年十一月十二日,見宜芬研究〈白話心經二〉這一課時,曾修「天人不永隔」大法,向《心經》的當機者,佛的十大弟子之一,號稱「智慧第一」的舍利弗尊者請教:


王老師說,您所修的是「苦集滅道四聖諦」,所証的是「阿羅漢果」。請您為我以及末法眾生,對此事說明一下,以正視聽。


舍利弗答曰:


當時印度流行修四聖諦法。


王某見此答,確定當年「大乘正宗佛法」,如《心經》、《金剛經》等,在印度沒啥市場。流行修四聖諦法嘛,趕流行乃必然之事,連佛也擋不住。


而這一流行,就流了兩千五百年。


看來,還再會流個千年許。


所以者何故?


有行者姓張名旭白,一日頓入三昧,列席旁聽「法界宗教會議」。得知人間的釋耶回三教,為「宗教大同」故,將採同一步調,皆弘「同體觀」這一真理。即佛教的「三身一體」,耶教的「三位一體」,和回教的「與真主合一」。用時八百年,以期圓滿。


王某於張老言下知,八百年後,地球人類的流行宗教是:


萬物合一。宇宙一體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多即是一。一即是多。    


諸位同學,約兩千五百年前,在印度有菩薩名觀自在。他亦會慈正、佩原和秀珍同學等所在行的「化身說法」。當時,正法明如來的法身妙功能起用,化身觀世音菩薩,以「他心復佛用」大法,藉出生在印度,不趕時髦,修學「大乘正宗佛法」的居士,觀自在菩薩之口,為人類正解「般若波羅蜜多」一咒,成為長行散文,名曰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。


其內容非「苦集滅道」,而是「三佛身一體」。修學者以「妙所得故」,登「等覺菩薩法王子」位,而成為「法王」


的繼承者。


不過,當今之士,佛說,「俱舍舊宗漫叢林」。叢林道場所弘,本該是「佛心禪宗」之學,卻為「小乘俱舍宗」所彌漫。


觀自在菩薩所修非主流,而是另一碼子事兒,真所謂「兩種佛法兩樣情」。然而萬幸,它將是未來的主流。八百年後的流行。


打字的中華妹,麻煩請佛總結修修慧,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。若得開示,即為親証。


是,老師。佛說:


流行,不見得是正確的;不流行,未必就不是正法。


汝等現在所修,雖非主流,卻是惡水中的一股清流。一切的努力,正為將來正法流行的蘊釀,絕對必要。


另有偈曰:


成佛之法無可代。圓融究竟性是一。


異中求同沙蒸飯。兩種佛法兩樣果。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utraland 的頭像
    sutraland

    如來禪 一門深入

    sutra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