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若無行門


   王群眾


 


九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,見宜芬研究《白話金剛經》〈分第十八〉這一課時至:


學佛之人,為何不學應化身佛,也開發原本就具足的天眼,方便訪問十方世界的圓滿報身佛,和殊勝莊嚴的佛淨土,以及了解天人等六道眾生的生活。以拓展視野,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呢?


這時,須菩提長老主動對宜芬說明曰:


王老師所言,是阿羅漢想像不到的境界。


求成佛果之願,若無行門,易流於虛妄。


諸位同學,須菩提長老圓寂作古了近兩千五百年,為何新般若宜芬,仍能親耳聽到他的開示呢?


這顯然是老王和宜芬串通,編佛故事,引人入勝。動機可議,對嗎?


不對。是因為宜芬同學和如來禪子涓涓等,玩開天眼、天耳的遊戲成功的緣故。所以宜芬才能「天人不永隔」的。


沒想到,「天人不永隔」,竟然是佛教聖者阿羅漢想像不到的境界。這若非出自古譜《金剛經》的當機者之口,實難令人信受。


佛後的阿羅漢,都是「以戒為師」的。不同於宜芬等,仍是「以佛為師」。其行門依然是「天人不永隔」這一招。


須菩提長老開示後學小女子宜芬,「求成佛果之願,若無行門,易流於虛妄(不實)」。


諸位同學,求成四果阿羅漢的行門是啥?有知道的嗎?


是修定,修空定,修「無住不生心」的定。


那,求成佛果的行門呢?若無,長老說易流於虛妄呢。


也是修定,修空定,修「無住而生心」的定。


一字之差,一得阿羅漢果,一得佛果。真所謂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,而有差別。


專門負責接引來參學的諸方高手的涓涓等,是不會故意以「寂靜涅槃」供養來者的。


須菩提長老,她們一定是拿,第一義諦「究竟無(妙)我大法」待客,不會流於虛妄。


打字的中華妹,麻煩請佛總結修修慧,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。若得開示,即為親証。


是,老師。佛說:


如來禪子現在隨王老師學的,正是大乘正宗佛法的精髓。佛陀當年想傳,卻未傳成。汝等甚幸,有此法福。昔非今比,已超越前人。


修啥得啥。豆不生瓜。


行門若對。正果方得。


 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utraland 的頭像
    sutraland

    如來禪 一門深入

    sutra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