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信解行証        中華妹  2006.09.10


 


天楊認為「信解行証」是修行的四個法門,從任何一門入都可以。大概是自己的福德、因緣不夠,他先「解」了才「信」。他想知道「信解行証」和「解信行証」的差異到底在那裡?


 


九十四年六月三日的共修尾聲,秀珍對他的問題做了初步的回答:「先『解』再『信』,在過程中會漏失很多。」而他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緣早已具足。


 


我還是不大了解這個問題,搭天楊便車回台北的路上,我問他:「『信解行証』是出自哪本經書?」

   
天楊答:「我不知道,很多高僧大德都這樣講呀!」

   
「那『信解行証』的『行』,是什麼意思呢?」

  
「我也不清楚。如果妳知道了,趕緊告訴我老婆,好讓她去告訴那些和她一起修『慈善志業』的師兄姊們。」天楊笑著說。

   
從天楊家返家的路上,我邊騎腳踏車邊問佛:「什麼是『信解行証』?

   
佛答:「這是深入佛經的四個步驟。」

  
「那『行』是什麼意思?」

  
「依經行事。」

  
「天楊認為他從『解』進去,被我騙會的二百多個同事,則絕大多由『証』直接切入。雖然最後的結果都相同,自『信』、『解』、『行』、『証』入門者,差異到底在那裡?」

   
「由『信』進入者,過程最紮實,會有『大成就』。」

   
「為何會由不同的次第入門,是善根、因緣、福德的關係?」

   
能入門者,善根、因緣、福德全皆俱足。所有的人都是依『信、解、行、証』的次第入門,無一例外。但因『此生』業緣的不同,錯讓妳以為亦能從『解』、『行』、『証』入道。」

   
「原來如此,謝謝佛。」


 


回家後,打電話請王老師復証:「老師,『信解行証』出自何經?」

    「《華嚴經》。」

   
「什麼是『行』?」

   
「行就是『入三昧』。」

   
「那不是和『證』一樣?」

   
「不一樣,一個是『行深般若波羅蜜多』,一個是『照見五蘊皆空』。」

  
「嘎?」

  
「來,我全講一遍,妳聽好。」

  
「好。」

   
『信』者,相信佛所說的真理。


『解』者,瞭解佛所說法門的真實義;


『行』者,行深所解法門之般若波羅蜜多,即修三昧;


『證』者,照見五蘊皆空,起般若佛智妙用,見証佛所說的真理。」

  
「天楊本來覺得他是『解』了佛的真實義後才生『信』,我也以為我教會的那些同事都是由『證』再『解』的……

  
「慢點,妳不能從『這一生』開始看……

  
「對,我知道,剛才我已經請教過佛這個問題了。佛說,一個人的修行要從源頭開始看。即使此生是從『證』、『信』入道,並不表示過去生未曾『信』和『解』。所有的修行都是依此次第(步驟)完成的,而且要善根、因緣、福德具足,才能開始如此實修。」

  
「完全正確。」

   
「好吧!謝謝你!」

   
「這篇文章要記錄,它很重要!」

   
「好。」

  
  掛了電話後,再請佛對此總結,聞:


信解行証。法之四綱。
四綱錯置。無法入道。
依序修行。理法圓熟。
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sutraland 的頭像
sutraland

如來禪 一門深入

sutra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