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華嚴三昧


   王群眾


 


九十三年一月十一日佛教徒裕益告曰,據他入三昧所証,「華嚴三昧」乃三段論述:即從「如影隨形」,而至「無所不在」。問筆者可否據他所証,以友教所入之佛知見,寫篇短文,供諸位同學探究之用。


《華嚴經》於佛後六百三十八年面世,取經以嘉惠人類之古人名「龍樹」。歷史學家不修三昧,無法入「龍宮」驗証「聖龍樹取經」大事,於是就有偽經之嫌了。


一日,龍王告訴入龍宮參觀的佛教徒慈正,下本《華嚴經》尚餘五萬八千偈,未被龍樹取走,歡迎你們來取。此前此後,都有現代人往訪龍宮,証實了「聖龍樹取經」大事屬實。於是,《華嚴》有偽經之嫌,對彼等而言,就不復存在了。


或說,繼聖龍樹之後,一千八百餘年,人類又發現了入龍宮取經之法,不讓聖龍樹專美於前。筆者以為,光這一學案之得以澄清,就証明了人類在智慧開發史上,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。


《華嚴經》乃釋迦文佛的根本大法,時至今日,能懂全經玄旨者實在不多。然而,欲知其精要的現代人,可修「華嚴三昧」,則八九不離十也。


「事事無礙法界觀」,乃宇宙人生的最高解脫境界,人類之所以能修得「事事無礙」,導因於「重重無盡法界真理」之發現。所謂「你在我裡面,我在你裡面」,如此一重一重,重重無有窮盡則天地萬物,如是乃至十法界,平等平等。


凡持「佛是佛,我是我」論者,離《華嚴》至理就太遠太遠了。


諸位同學,「佛」也者,乃「我的影子」,無「我」則何來「我的影子」呢?影子者,乃不食不眠,無生老病死等苦之「圓滿報身佛和清淨法身佛」也,此即「如影隨形」之妙喻。


那要如何才能修成「無所不在」的如來身呢?這才是有


 


 


 


心至道者,所想知道的學佛特殊知識。親自見証了後,就不


是知識,而是真理了。


    請對你入「念佛三昧」時,現前所見到的,你的圓滿報身佛,念「你是我,我是你」,一直念到「佛和你合一」時,佛家所說的「空性法身佛」,也就現在你的眼前了。此名「入大空三昧」。見空寂之後,請於此「無所可住」的不二境,而生你心、起你念問道:


~現前見佛,與佛一體,無住生心~


    空,你是宇宙人生的一切嗎?


    是的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空即是色~


    空,我某某某也是你嗎?


    是的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色即是空~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那我就是宇宙人生的一切了嗎?


正是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一即是多~


原來是這樣子「無所不在」的!


~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~


無盡平等妙法身,皆悉充滿如來身。      ~華嚴經~


諸位同學,這就是釋迦文佛的最上禪法了。如來禪是精品,三句話就打發了。


打字的中華妹,妳有問題嗎?


有。老師,到底什麼是「華嚴三昧」?


發現「三佛身一體」,「一切都是自己」的真理,就是「華嚴三昧」。「華嚴三昧」還另有一佛學名詞,曰「一真法界」。


我的答案是「你是我,我是你」。


這也很好,不過我的好像更簡單、清楚。


老師,裕益說的「三段論述」,除了「如影隨形」和「無所不在」外,還有哪一段?


這個裕益一直都沒講,我只是照實錄下他的話而已。若一定要我講的話,我會說是「我」。因為沒有「我」,哪來的「影子」?從「我」、「如影隨形」,最後再到「無所不在」,


 


 


 


就是三段論述了。


對,此所以要先有個別的生命「我」,才有成佛的機會。


現在可以請佛作總結了嗎?


好。老師,佛說:如來禪是一切經的精義,能把冗長繁複的經文,濃縮成如此簡單易懂的真理,當今也只有王老師一人辦到。這是他的功力,佩服佩服。


正如宜芬同學所証到的一樣,應先直通「寶所」,心「篤定踏實」了,再回頭來逛兩旁的「攤子」也無所謂。就怕一開始即被「攤子」吸引去,心未有定見,已先遭污染,滿腹邪見,虛擲光陰,至為可惜。


知一切法即心自性,則成慧身,不由他悟。


知心自性能現諸佛,圓証三身,入佛知見。


「華嚴三昧」,就是「如來禪」!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utraland 的頭像
    sutraland

    如來禪 一門深入

    sutra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