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心不亂
王群眾
九十六年四月一日,見宜芬研究《白話金剛經》〈分第二十一〉這一課至:
須菩提,為人介紹,講說法身空佛者,實在是無有法身空佛,可以用語言文字等,來說得清楚,講得明白的。
超越語言文字的法身空佛,只能「親見」。
善巧地說,而能幫助聽眾「見到法身空佛」,才是名「說法身空佛」。
這時,她請佛開示,佛曰:
如是,如是,王老師白話解正確。
親証法身畢竟空之不可思議境界,即一心不亂,入正定聚而見空。此即名:
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
諸位同學,首先容我闡明佛言,「親証法身畢竟空之不可思議境界」的如來真實義。
親証,即學子在「空橋」涓涓、慈正、靜幸、中華妹等的接引下,親自修「大空三昧」,至一心不亂,入正定聚,而般若眼開,見証了佛所說的「法身空佛」。
親証法身空佛,乃是修學佛法最最重要的一課。若就如來禪的修學而言,這是不能替代的功課,但可巧見,不能不見。所謂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
明心者,明確地見証過,眾生之本心,本有「無明」和「妙真如性」。永斷「無明」,則「妙真如性」當家,不復「無明」。無「無明」者,即成佛的眾生。
「明心見性」之「明」,乃「真明」。「見性成佛」之「見」,乃「真見」。真明者,無明盡破。
復次,佛言「一心不亂」,亦可見於《佛說阿彌陀佛經》,乃指入三昧的程度。深者能見証「吾人的空性」,所謂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」,或入「甚深三昧」,至「照見五蘊皆空,能度一切苦厄」。
修「念佛三昧」的淨土宗學子,修到「伏煩惱」,而非「斷煩惱」,亦可名曰「一心不亂」,程度的深淺嘛。
學子若「持名念佛」,「一心不亂」至「現前見佛」,需開發視覺功能的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。
若念佛念至「見空性」的「一心不亂」,則需開發視覺功能的百分之七十以上,方能辦到。這時,該學子就入《法華經》〈第二十八品〉的「正定聚」。這就是如來禪學子,見証法身空佛的「一心不亂」了,定深的程度是一樣的。
淨土宗學子所欲見的是,如來禪學子所見証的,三佛身中的「圓滿報身佛」,以便能「常隨佛學」。其時段主要是放在今生,臨命終時之後。所以說,只要打佛七至臨命終時,得佛菩薩來迎的「一心不亂」功德即可。更何況,還有一念十念,即得往生的保証呢。
復次,佛言,親証法身畢竟空之不可思議境界,此即名「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。故知今說和古說,是一不是二。
最後,再為《佛說現代金剛經》,闡述一下古說的法義,方便比較:
若君在修三昧正定時,見到眼前的諸相暫時性地隱去不見了,非相的空寂現前。那麼,這時君所見的,即是見到您自身如來的法身佛空。
恭喜,您頓入空性了!
請悟後起修吧。
打字的中華妹,麻煩請佛總結修修慧,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。若得開示,即為親証。
是,老師。佛說:
王老師已將入三昧的深淺,藉「一心不亂」的程度說明清楚了。想更上層樓,度一切苦厄的學子,可如法地實修,提升「一心不亂」的程度。以期開發法眼,乃至佛眼,盡見宇宙人生的真相,而圓滿佛道。
一心不亂。可除妄念。
現前見佛。往生篤定。
頓入空性。大圓鏡智。
覺他明心。僅餘真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