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便化喻
王群眾
020-1
絕非寶所。
九十八年九月三日,讀《佛說現代金剛經》〈第二十品見佛容易見空難〉,見宜芬同學修「常隨佛學」大法,恭請三世諸佛的圓滿報身,就《楞嚴經》所載:
憶佛念佛,現前(即生前)當來(即臨命終時),必定見佛而非見魔,去成佛不遠,不假方便,自得心開。
之「不假方便,自得心開」一聖言,請佛開示,佛曰:
藉假修真。証假乃真。
不假方便。自得心開。
方便化喻。絕非寶所。
沉溺途中。難達究竟。
略釋其妙義與佛之教化,分享有緣,以及供諸學子踢館之用:
藉假之假,乃指吾人這個業報肉體之可起念「憶佛和念佛」的能力。其目的,在修得非業報之真如本體—常寂光法身淨土;非以往生諸佛「報身淨土」,為終極目標。
修真者,妙義何在?
在入三昧正定,見証所謂的假,廣指宇宙萬物,全是真如本體—常寂光法身淨土。這是包括十方諸佛得「他受用」報身淨土在內的,如西方的阿彌陀佛淨土—極樂世界、東方的藥師佛國……等等。
淨宗行者憶佛念佛,所見的是「他受用」圓滿報身佛,非諸佛的「自受用」如來清淨妙法身—常寂光。
行者見佛的目的,在不必假借其他的方便,即能達到自得心開意解佛語的無窮法義與教化。
至於方便化喻,是說十方諸佛的「他受用」報身淨土,係諸佛慈悲,為一時証不到「自受用」法身淨土畢竟空的學子,所化現者。其用意自然是方便能見佛的學子,有個學佛的好去處了。
不過,諸佛淨土是化城,絕非就是學佛目的地寶所。不可沉溺途中,否則,難達究竟之法身淨土常寂光!
慧思佛此開示之法義與教化,証明早先昭告宜芬者為真理:
見佛容易見空難。
見佛所入的是念佛三昧,而見空(性)所入的則是大空三昧。其難度為,前者僅須開發百分之二十五的視覺功能,即可見佛;後者卻要深入三昧,開發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視覺功能,方可「見空」。
因此,為助學子生前「見空」成功,主張先修大勢至菩薩轉述超日月光佛的念佛三昧,開發百分之二十五的視覺功能,以求現前見佛成功。然後再指導該已見佛的學子,起念與所見之佛合一同體。一旦合一成功,佛隱空現,便「見空」成功了!
何其美也!
九十九年十二月八日,新般若淨慧研究本品至最後聞佛開示曰:
常寂為究竟。不受他自用。
見空歸一體。三身圓滿成。
一百年一月十七日,新般若慧心研究本品至最後聞佛開示曰:
圓妙智解空妙相。真假修明法空相。
一心起念証三身。到知寶所唯一相。
方便之所空化相。彌陀引入真實相。
修圓己圓一真相。法法法義妙空明。
整理潤色的中華妹,麻煩請佛總結修修慧,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。若得開示,即為親証。
是,老師。佛總結如下:
寶所唯一。空有不二。
化城滿滿。未臻究竟。
藉假修真。從善如流。
如來禪子。實至名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