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性的解脫瀟灑無存
王群眾
一百零四年十二月二日,華齡的天耳學佛工具,得聞如下法語,願解如來真實義:
前無根本,了知佛性,佛性的解脫瀟灑無存。聞所未聞,見所未見。
華齡,妳問佛:
您講的「前無根本」,是不是針對修空定的行者,所見的死空而說的? ~即偏空涅槃之無根本~
這如,本來無一物。於空定中,不生其心所見者。
哈哈哈!佛說:
解對了!
老師,你是怎麼解的?!
是佛說的。佛在「前無根本」之後,接著就開示「了知佛性」一語。
這是說,汝等當了知佛性能生一切物。因此,佛性也就本具一切物了!所謂,空有不二,理事一如嘛!
於是,本來無一物之見,就偏空了!
直到忍大師為說《金剛經》,至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時,方悟自性空能生萬法,即是萬法,而明「山河大地皆我慧能的妙明真心」之奧!
華齡,就我記憶所及,佛給妳上「空非死空,乃是會生萬法的妙空」這一課已有多次。只是今天直截了當地開示妳,住空不生其心,是不正確的修法,有待改進。
妳以前就是住空不生妳心的。不起般若妙用,那是枯守死空!
慧心曾入三昧,向阿彌陀佛請教,西方極樂世界,各土的成就如何?
佛答曰:
凡凡賢聖。
所以者何?
未於空中而生其心,啟用般若妙智,稱性起修的緣故。
老師,由凡入聖,必須經由般若度而成就哦?
對。凡以為空定即可者,是未見空生妙有之奧。偏空了,仍落在凡界。不但如此,連等覺菩薩因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,依舊是無明生相,輪迴六道度眾的。
所以說,留惑潤生,倒駕慈航之見,也是值得商榷的。
老師,佛是永斷無明的聖者,可以般若潤生倒駕慈航,不必留惑潤生。
沒錯!此所以恩師觀世音曾開示如來禪子蓮一,叫上般若潤生這一課,以匡正留惑潤生之誤。
而今天佛的開示,佛性起妙用的解脫,是瀟灑無存的無存,指的正是,無一絲絲無明存在的意思。所謂,無明盡!
妳問佛,我解「無存」二字,解對了沒?
解對了!
那老師,「聞所未聞,見所未見」,是指修空定者,對《金剛經》的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,啟請問道於法身佛空之妙」,是聞所未聞,見所未見哦?
這,妳是怎麼知道的?
我問佛的。
華齡,其奧秘在入大空三昧之當下,學子的無明妄心也就掛了,不起作用了。這時之而生其心,所生是真如本心,非起心動念無非造業。
當知,真如本心之主動起心動念開示,乃是為了度化成熟眾生,如妳華齡等。不是不會生心起念的,切記,切記!
打字的中華妹,妳對本課可有言語?
老師,我與「前無根本」這四個字同體,感覺到好深沉的空寂,沒有動靜的空。所以,這四個字應該是,「一向以來就是空的」意思。
中華妹,那妳問佛,妳感覺的空是死空嗎?
佛說:
妳不生心,就是死空。
老師,我問那個空:
您是死的嗎?
空說:
我會呼吸、唱歌,還會為妳治病呢!我若是死的,就沒有生命了。妳的根本是我,從我這裡生出一切。
恭喜!中華妹,妳解了「無住生心」這千古之謎。
無住,若不生心,就是死空。故定到無住之後,一定要而生其心,才能般若起用,而修般若度。如此,學子即知《金剛經》之奧了!
還有其他的問題嗎?
有。以前不是說,証到三佛身一體,已出三界?幾個月前在秀珍家共修時,有人認為,佛國八地以下的再來者,要重新修過才回得去。可是自性佛告訴秀珍,一定會遇緣回去佛國的,不再生死流浪六道,否則往生佛國有何價值和意義?!為什麼你現在說,等覺菩薩依舊是輪迴度眾的?
那妳可以請教佛,是不是這樣呀?
老師,佛說:
說等覺菩薩還會輪迴,是因為他們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,但這品無明業力,並不會讓他們生死流浪六道。
對的,中華妹。他們是應身生於眾生世界,雖是輪迴,卻可自主,其目的在度諸輪轉。佛認同我的說法嗎?
老師,佛說:
對,這樣很清楚了,輪迴有自主與非自主的,關鍵在是否往生佛國。若未往生佛國,修到等同於佛國之等地亦可。
這下該沒問題了吧?請佛總結!
是,老師。佛總結如下:
千古之謎。昭然若揭。
無明盡除。無住生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