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淨土嗎?
王群眾
秀入三昧如是問。
諸佛的淨土,就是妳的淨土。
秀的自性佛如是回答她。
九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,小菁告曰,她闖禍了,未能善巧地回答秀的問題。
小菁,「後得智」的成熟,需時十五至二十年,是在度眾的過程中,逐漸得到的。其實,妳為別人所做的一切正法佛事,都是為自己做的,因此受惠的也是自己。但一般人卻想不通,還以為在幫別人。 ~自他不二~
小菁,我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,和同學的看法,有差距嗎?
佛說:
王老師的看法是破「無明」,同學卻是在「無明」裡看事情。 ~般若度~
小菁,東土兩千年來,發現諸佛的淨土,就是自己的淨土的沒幾位。恭喜秀,由於妳闖的禍,她親自發現了這項天大的奧秘,並且因而入了不可思議的佛知見。 ~法華經~
凡是修「淨土法門」成功的人,都會往生秀的淨土,秀的相公也在秀的淨土裡學佛呢,多不可思議的佛法呀!
~一真法界~
小菁,我現在告訴妳另一個天大的秘密,那就是:
我今生的問題,還需要另一人來和我「共舞」才能解決。
如果雙方的困難都克服不了,不能互為舞伴的話,我和她的問題就都不能解決。妳問佛,是這樣子的嗎?
~勸修常隨佛學大法~
老師,佛一直說:
無悔、無悔、無悔……
「無悔」乃指此項「合作」,無論對我倆或人類,都是極有利的。這樣的生活,才是「無悔的人生」。
我尚且需求別人的幫助,來解決道業上的問題,妳怎可因怕得罪人,就想退而「獨修」了呢?那是不能成就的。互相為師,相輔相成,圓滿道業吧。
老師,你是指「至愛」嗎?
「至愛」之修,是彼此「無怨無悔」的,合則兩利,分
則兩害。此所以佛說,眾生是互為「至愛」的,廣義的「至愛」是不可思議的佛境界!
老師,我還有一個問題,什麼是「解體空」?
解體一艘好幾層樓高的船之後,就說這是「緣起性空」。
老師,「見性空」並不需要解體任何東西耶。
那妳所見,就是「當體空」了,所謂「照見五蘊皆空」。
是呀!我們不可能解體宇宙。
所以說,宇宙人生「原本」就是空性,只要入三昧見証一下就可以証明其事了,不需解體一物來見空。
「直說」是空性,「巧說」也是空性,你們該去思考,化身佛說法的「美意」,一切都是為了破「無明」。如果不能從中得到應有的「教化」,也就失去共修論道的目的了。所謂:
悟後「共修」流傳世,嘉惠世人千萬年。
小菁,佛沒騙我們,只是我們錯解的佛的真實義而不自知。「修思慧」是瞭解佛語的方法,「觀實相」則是印証思慧的法門。妳我都需要善用這兩種工具,來享受佛菩薩對妳我的關愛。
切記,是「般若佛智」讓我們到彼岸,放棄「般若佛智」,改用任何事物,如末法流行的愛心善行,都不能達到這個目的。這是無法改變的事,必須照辦。
打字的中華妹,研究至此,妳有疑問嗎?
有。老師,什麼是「緣起性空」?
萬物因緣生,也因緣滅,他們認為緣滅了後,物體消失,就是「空性」了。
老師,照他們這樣一再解體,仍有微塵存在,怎麼都不會「真空」的。真正的「空性」,在解體前,解體後都存在,只是他們不知道而已。
對,沒錯。他們錯解了「緣起性空」的如來真實義。
老師,那你「正解」這句話給我聽好嗎?
好,妳聽,萬物雖是緣起而生的,但它們的當體(本身)
就是空相的佛性,無需解體來見空。
萬物與空性,是「一」不是「二」,所以《心經》說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識亦復如是」。這才是佛家所說的「緣起性空」。
老師,這不是跟龍樹菩薩說的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」一樣嗎?
對,但還是有人誤解成「解體空」。因此龍樹曾答宜芬問曰,此「緣」同「源」,這樣就不會誤解了。
中華妹,「緣起性空」這一解,妳要踢館嗎?
老師,佛說:
王老師解得好,解得棒,這就是「正解」和「誤解」的差異。
佛又嘆了口氣說:
這種老師,到哪裡找?
不敢當!不敢當!
老師,其實以前我也發現過秀証到的真理。一次,涓涓在車上和我說起,希望家驍也成就他的淨土時,佛開示,當家驍發現「諸佛的淨土,就是他的淨土」,就成就了自己的淨土。後來家驍果然依此成就了淨土。
很好,這是學佛的重要成就。
好,現在請佛總結。
是,老師。佛說:
每個因緣,都有它「正面」的教化。不要僅看眼前的「表相」,應把眼光放遠,去觀它最後的「結果」,如此才能跳脫當下的無明煩惱。
「負面」苦怨是一種選擇,「正面」樂受也是一種選擇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