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是般若嗎?


王群眾


 


八十六年七月四號下午約一點,筆者請了一部國語注音(校正版)《金剛經》於福德宮。見封面上,有如下法語:


金剛般若是解脫所依,求般若當於般若經中求,它實是體悟真理、發現真理、証覺真理的最高智慧。


過馬路進介壽公園後,坐在鞦韆區的榕樹下,恭讀演培法師寫於新加坡的《金剛經》〈序文〉:


般若在佛陀的時代教中,實在佔有極為無比重要的地位。修學佛法的人,如果不勤求般若,而欲得佛法受用,將是不可能的事!


王某於法師言下即悟:


般若是解脫之所依,假設你是修學解脫道的學子,一定得如法勤於開啟般若。否則,不能離生死輪迴之苦!


佛教徒,無論是修學解脫或是行菩薩道,不開啟般若,就無法得無上正等正覺!


那,他們在作啥呢?


六道輪轉!


此所以,開啟般若、運用般若,是佛教徒的唯一要事;六祖慧能會對五祖弘忍大師說:


唯求作佛,不求餘物!


閣下亦如是求嗎?


如基督徒之求昇「天堂」!


故法師說:


為佛子者,不求「般若」成什麼話?


法師還寫道:


求「般若」當於「般若經中求」,即從「文字般若」起「觀照般若」,由「觀照般若」証「實相般若」。


倡印者—隱名氏,於法師〈序文〉之後有言:


本經不應被陳列!


祈望佛友們廣為傳閱!


這也是我們大家的福。


那就把我們大家的福,分一些給眼前正在盪鞦韆的六人吧!


你們過來一下,我教你們玩「超能力遊戲」!


有四人願意分享。便教他們起「觀照般若」,俾使:


照見五蘊皆空。


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


以証「實相無相的實相般若」。


經約二十分鐘的「觀照」地上的落葉,然未發現「一葉一如來」的真理。他們答應回去繼續見照,成功後再來深究。


後又遇王凱正同學等二人,他倆是佛教徒,願開啟自身本有的般若。這一次觀照的方法不同於前四位,是將經上所附的釋迦牟尼佛像給他倆看,建立印象之後方觀照落葉。希望能先証見圓滿報身佛,再來証「實相無相的實相般若」。經約卅分鐘的「觀照般若」,王同學終於見到了釋迦牟尼佛的「圓滿報身」。


凡現前見佛的人,即能得「上品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佛法受用!


接著他繼續起「觀照般若」,欲將一片楓樹的落葉「觀成」非相,以見如來。成觀後,問無相的如來曰:


是般若嗎?


無相的如來回答他:


是的!


王凱正的同學,只照見釋迦牟尼佛的頭部,未及全身,且屢試皆然。由於回家的時間將到,不擬再作觀照。


王同學問:


王伯伯,你為什麼不自己見佛見空呢?


理由是我姓王,不能老王賣瓜,自賣自誇!而且我發現了「你是我,我是你」的真理。所以,教你們「得般若」成功,就等於是我自己「得般若」了!


演培法師說,不得「般若」即不可能解脫,完成無上正等正覺(之修學)!


王伯伯要解脫離苦,完成無上正等正覺(之修學),只好求你們得般若來幫助我!


你們看,那位高大的姊姊,她一直在我們的前面,走過來、走過去。王伯伯好想教她「得般若」,產生佛法的受用,了脫生死。可是,我是男生,不方便先開口邀她。必須等她過來提出要求,像前幾天的一位姊姊那樣!


那,王伯伯,我們要回去了!你再多教幾位求証看看,「空」是不是般若,是不是「得般若」?


好的,那就再見了!


般若為解脫之所依,或曰完成無上正等正覺之所依。自然,得般若成為佛教徒修行的唯一目的!


王凱正說:


去多教幾位來求証「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,是不是「得般若」?


如果是的話,佛教徒都該從「文字般若」起「觀照般若」,俾便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証得「實相無相的實相般若」!


不然,一切免談!


是般若嗎?〉一文暫時記述至此,待有緣人現身印証後再錄。


八十六年七月七號上午十一點半,至福德宮請得善本雜誌社印贈的《大悲心陀羅尼經》(大悲咒)。見王崇庭走進宮前的小廣場。他見到筆者後說:


王伯伯,你等一下,我去叫他們!


三分鐘後,王家三兄弟來和筆者會合,去公園論道。


崇庭問道:


王伯伯今天要考什麼?


考你們三位:


空是不是般若?


怎麼考?


我寫兩個字在泥地上,看你們認不認識。


只有馬上要讀三年級的王宗賢說,沒教過,不認識!


這兩個字,照你哥哥的發音是般若。不過,佛教的發音是「ㄅㄛ、ㄖㄜˇ」。你們現在對著任何一樣東西,念「你是我,我是你」,把宇宙,也就是把「天地萬生萬物」念看不見了,01然後問「空」:02


是般若嗎?


答案是三個「是」,和王凱正所得一樣!


你們現在各自再問空:


見空,03就叫做得般若嗎?


不是!


那要怎樣,才叫做得般若呢?


要更深一點!04


深到可以和「空」講話,就是了嗎?


對!05


好。現在我彈指,助你們出「空三昧」06之後再考!


你們看,那是「竹子」。古人叫它「青青翠竹」07,你們問那些「翠竹子」:


是般若嗎?


王伯伯,竹子竟然回答說:


是的!


那是水泥做的「滑滑梯」。你們問「滑滑梯」:


是般若嗎?


是的!


王崇展,你問大地,08你們三位都「得般若」了嗎?


「大地」說:


得了,但王宗賢還差一點!


王宗賢,你問這棵「樹」:09


好嗎?


祂說:


我很好!


再問我手上的「蟬」:10


好嗎?


祂也說:


我很好!


王崇展,你現在問你手上的這罐飲料:


王宗賢「得般若」了沒?


得了!


未免太簡單了?問兩問就「得般若」了!?


王崇展,我現在寫三個名字在地上,你個別地問:


他們「得般若」了沒?


都「得般若」了!11


你們三個的「得般若」,和他們三位比,未免太容易了吧?


王伯伯,佛說我們:


並不比他們容易「得般若」!


為何?


因為我們也是光頭的!


有一次,佛告訴鄭天來鄭大哥:


來和王伯伯研究佛法的,都是從廟裡來的。


    ~佛指的是過去生~


很好!那我就多報些名字,來考考你好了!


吳瑞東、邱世豪兩位。一是佛教徒,一是道教徒。


得般若了!


淑鳳、碩傑。她們兩位是基督徒。


得般若了!


王伯伯,你報的都是男生?多報些女生!


淑鳳和碩傑是女生耶!


陳筱芬、吳筱萍。


得般若了!


王朝霞、王美惠。


得般若了!


夠了夠了!這些全是女生。吳筱萍、王朝霞、王美惠,是十年前教的;邱世豪是上個月才教會的。鄭天來很特別,是被阿彌陀佛收編了的基督徒耶!


哦,對了!最最重要的沒考!


「得般若」,就是「得解脫」嗎?


就是!


好。你們現在問佛,今天就研究到這裡了。對嗎?


對!


現在是幾點?


十二點十分。


你們去吃飯,我回去寫研究記錄,免得被佛打屁股!


本次論道共費時四十分鐘,包括走路和捉蟬在內。


 


 


後記:


基督徒淑鳳和碩傑,是筆者今年四、五月間,所遇之慕道者。她們的同學另三人,則是佛教徒。


根據普賢菩薩的「恆順眾生」法則,不可以佛教法門度化之,須改用「持名念神」法門。


此法門取自《新約聖經》〈羅馬人書〉1013,中譯經文是:


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!


兩女係念主名耶穌,終於面見上帝的無形靈體。此「無形靈體」,即宇宙萬生萬物之「神性」。多為基督宗教信仰者所疏忽。聖摩西等曾見過此靈體,証實上帝之存在!


現代人淑鳳等亦有相同的發現,推翻了尼采之「上帝已死」的推論!


此一事實,已為現代人類所証實。現代人類和古人一樣,皆能面對面見到永生的上帝了!


筆者認為,現代人類能面見上帝的真義,並非在給尼采好看,或不讓聖摩西等專美於前,而是上帝有意要創造台灣的宗教奇蹟,好拓展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!


何以故?


因蔣公、經國先生,和李總統登輝先生,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嗎?


因中華民國,在台灣的兩千一百五十萬同胞的國際生存空間,越來越小了嗎?


還是因人類的宗教,該統一了?


那就從宗教自由的台灣地區開始,進行全人類宗教統一的偉業。


………?


筆者的認為,未必正確!


有賴更多的有心人士,作更深入的研究了!


上帝正等著有人去問祂呢!


 


 


註:


01】即「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。是真的見到非相的如來,並非想像諸法空相而已就算了。這一點很重要,若閣下亦擬從「空」入道,那一定要「照見五蘊皆空」!


修「空三昧」,至少須定至「覺所覺空」,始能起「般若妙用」,開「天眼、天耳」作為入佛知見的工具。


【02】即問法身佛。法身佛「空相」,即無形無相之意。


【03】即見到空相的法身佛。


【04】要能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」至「無所住而能生行者之心念」才行。所謂:


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~金剛經~


【05】因「般若起用」,產生到彼岸之功效。


【06】即:


照見五蘊皆空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心經~


「出空三昧」,係指恢復常態。


【07】取自「青青翠竹盡是法身」,或「翠竹黃花無非般若」。


【08】佛說:


山河大地皆我妙明真心。          ~楞嚴經~


【09】請聽:


菩提本是樹。心即明鏡台。


原本沒差別。何必費疑猜。


【10】筆者見樹上有一隻蟬,順手提來作為論道的工具。論畢又放回去了。


世尊拈花示眾。老王捉蟬論道。


靈童問蟬可好?蟬示無上乘禪!


【11】「得般若」不必定要開「天眼、天耳」等通,作為入佛知見的工具,「大開圓解」同樣是「得般若」。


有通的「新」般若,多向無通的「老」般若求教!


且「老」般若心知肚明,不必用通了!


「通」者,工具也。所謂交通。


在謀生忙的現代,「學教」的佛教徒畢竟是少數。因此,筆者主張依據《法華經》之「定慧力莊嚴」,從「定」下手,因定發慧後,啟用佛教的「天眼、天耳、神足」這三通,以入佛知見。


先「得般若」,証覺「法、報、應」三佛身一體之「無上正等正覺」。然後待緣「看教」以「通說」。學子「通宗」之後,尚須「通說」,方能度眾。


換言之,即先「通宗」,以了生死,度脫輪迴之苦。待溫飽不愁時,再一心看教以「通說」,成為「宗說」二通的大師!


待緣「通說」期間,隨緣教人「通宗」,以複習所傳!所謂傳習手?!


如此學佛,成就必速!


其所學是:


自覺己圓,能覺他者,如來應世。  ~楞嚴經~


九十九年九月三十日,新般若淨慧研究本品至最後聞佛開示曰:


了脫生死證般若。經藏法庫靠般若。


不識本心卻無義。欲求離苦明見性。


九十九年十月一日,新般若法修研究本品至最後聞佛開示曰:


五蘊皆空般若起。生死何意般若了。


圓解精義般若通。通達各教無上覺。


九十九年十月十九日,新般若慧心研究本品至最後聞佛開示曰:


照見五蘊般若度。實相親証解脫得。


是般若唯實証。皆在開啟般若得。


一唯親証三身全。二唯五蘊証得生。


三唯實修入境問。皆示証得佛之見。


整理潤色的中華妹,麻煩請佛總結修修慧,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。若得開示,即為親証。


是,老師。佛總結如下:


般若禪定度。實相解脫得。


反聞聞自性。一乘入常寂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utraland 的頭像
    sutraland

    如來禪 一門深入

    sutra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