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淨業品質之分野
王群眾
前言:
八十三年五月二十八號,從福德宮的善書架上取得道源法師講、廣化法師記、台中蓮社印行的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》。恭讀完八十一頁時,便有所感了。法師說:
釋淨業義:欲界業有二種,善業和惡業。色界、無色界的業,叫不動業。三界內的凡夫有此三種業。……造善業生三善道,造惡業生三惡道,…… ~乃輪迴之善業也~
上二界是修四禪八定生上去的。所謂四禪八定者,八定之中包含四禪,非謂四禪之外別有八定。色界修四禪定,無色界修四空定,合稱四禪八定。因生到色界、無色界,都是修定的業,故名不動業(定即不動)也。……修行十善生天道,而這修十善業,祇是修大乘法的基本功夫,非求生天道也。世尊不叫我們生天道受天福,因為天福享盡,還要墮落。……欲界的惡業固非淨業,欲界的善業亦非真正的淨業,它若與惡業比較起來,可謂淨業。但此淨業非真正永久之淨業,因它不脫出輪迴,人天福報盡時,還墮三惡道。
~故知修善業不能終結輪迴~
上二界的不動業亦不脫輪迴,所以三界以內的業,祇能叫做善業,不能叫做淨業。
二乘人修四諦十二因緣出世法,了生死出輪迴,証聲聞緣覺果,它這個業清淨了!然而他們的淨業,若是比對三界的凡夫言,二乘業是淨業;若比對大乘業,則二乘業還不是清淨業。因二乘人雖能超出三界不受輪迴,但是他不發菩提心,不行菩薩道。他証偏空涅槃,自以為所作皆辦,不發菩提心度眾生。他起了涅槃的法執,執著涅槃之相。又因為度眾生要在生死道上,他害怕生死之苦,才超出三界的,所以他著了生死相。著了生死相,故不肯到生死道中度眾生;著了涅槃之相,故捨不得丟掉涅槃。結果,被法執所染污。他的業對凡夫業而言,名為淨業;但被法執所染污,其淨業又不得名為淨業了。
大乘菩薩,有權教大乘和實教大乘(之別)。權教大乘之業,較諸二乘叫做淨業。因他能自利利他,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。但是他上求佛道,著上求佛道之相,下化眾生又著下化眾生之相,因他按照事相而修六度之故。所以權教大乘之業,對二乘言名為淨業;若較諸實教大乘,又不得名淨業了。
實教大乘修六度行,上求下化與權教同,但實教大乘菩薩是依法(佛)性起修,不著事相,上求佛道不著佛道之相,下化眾生不著眾生之相,這才是真實大乘。真實大乘,上求佛道,無佛道可成;下化眾生,無眾生可度,這種業才叫淨業。
於是,王某即得如下認知:
一、欲界的人類修「善業」【01】成就,可生「三善道」【02】。
二、人類修善業並「四禪定」【03】成就不動業,可生「色界」【04】。
三、人類修善業並「四空定」【05】成就不動業,可生「無色界」【06】。
以上三種修業,名善業,非淨業。「淨業」是了生死出輪迴之業。
四、二乘人修四諦十二因緣【07】出世法,証【08】聲聞緣覺「果」,了生死出輪迴。其所修之業,雖名淨業,然非「不二淨業」【09】,只能叫做「相對淨業」。
五、權教大乘菩薩,「著相上求下化」【10】,其所修之淨業,亦非「不二淨業」,但比二乘人的成就殊勝些。
六、實教大乘菩薩是依法(佛)性起修【11】。上求下化皆不著相。這種修業,才是不二的淨業。
佛教是特重驗証【12】的宗教,緣此,筆者寧可稱佛教為:
眾生身心的科學!
科學是要驗証的,現僅舉一例以驗証二乘人所修的「相對淨業」:
有一次,筆者和佛教徒吳瑞東,在板橋介壽公園裡散步。走到一顆「榕樹眾生」的眼前,筆者說:
我們來看看,現在的舍利弗【13】,對「同體觀」【14】有何看法?
瑞東便向「榕樹眾生」的樹幹中直直望去。於三昧中【15】,見舍利弗尊者就坐在樹幹裡面!
你問他:
知不知道「你在我裡面,我在你裡面」【16】?
他說:
知道!
接著,尊者重複地唸這兩句法語。一會兒之後說:
唸是唸不完了,還是靜靜地坐著好了!
由此可知,尊者不是不知「重重無盡法界觀」,也不是不知「同體大悲」,只是捨不得涅槃寂靜之樂,不想惹麻煩「應身入胎」【17】來說法度眾。更何況,人類多是相對論者,於「不二論」興趣缺缺。他們愛談美醜、好壞,如是乃至有生必有死等。對作古已久的舍利弗尊者「還是活著」之說,多以鬼話連篇視之。硬是不願去做實驗,驗証這兩位愛說鬼話的,是實語者,還是妄語者?
當知,因果可是要自負的喔!
拔舌之苦,不好玩!
若有人聽到筆者說,榕樹幹中有舍利弗,就去鋸樹來見舍利弗,以便求法。
善男子善女人,那樣是見不到的!
為什麼?
這是因為,當你鋸樹幹的時候,舍利弗尊者就會和你捉迷藏,分身為二,躲在兩段樹幹之中了!
那我再鋸!
他就分身為三,你還是見不到他!
我再鋸!
省省力氣吧!
難道你不知道,舍利弗尊者的神通廣大嗎?
那要如何才能見到呢?
鋸樹求法,叫做「格物致知」。當你把樹幹格成「臨虛塵」時,再格就是樹的「空性」了。你可在「空性」【18】中,見舍利弗而後求法! ~臨虛塵乃最小的分子~
有人「格」成功嗎?
愛因斯坦只格成「能」—核能!
修入三昧是唯一的法子嗎?
截止目前是的!
目注一物,對它連續默念舍利弗這個名字,念至滅忘我時,可見到尊者。見到之後,請別忘了求証一下,是否確有樹中論道一事?這樣就有澄清鬼話連篇質疑的可能了,謝謝!
九十九年十月二十一日,新般若法修研究本品至此,如本記事文中老師所述,禮請舍利弗尊者以証其實,開示如下:
以文演出。示現實況。
法戲妳我。妳證我得。
一念起問。證得真身。
我入涅槃。妳入如來。
一同常隨。一同佛身。
如實如証。無過去身。
新般若法修應同修之請,禮敬恭請神通第一目犍連尊者慈悲開示神通開啟如何善用?聞尊者如是說:
眾生苦難難解脫。神通妙用解其心。
善解眾生心之痛。植眾德本引入佛。
禪子神通不示現。現前見佛入經藏。
破解歷代滅空絕。遨遊三世無窮心。
再次禮請目犍連尊者,就目前王老師群眾所傳如來禪法門,以您的尊見給予慈示。聞尊者曰:
我通妳也通。通達般若智。
佛入群眾身。跟隨就沒錯。
入文証得真。便知有沒有。
禪子得真身。目連笑呵呵。
道源法師說,實教大乘菩薩,是從法(佛)性起修的。
三昧中上求,好像就是法(佛)性起修?所謂稱性起修。
教人從法(佛)性起修,好像就是不著相下化?因全是性故。
真實的不著相上求下化!
《楞伽經》有云:
若覆彼真識,種種不實諸虛妄滅,則一切根識滅,是名相滅!
根據這段聖言,吾人可以理解,尚未親証相滅的修行人,其上求下化是無法不著相的。因所修全是「根和識」【19】作用的緣故。
口中說三輪體空,心裡也想著三輪體空。前者是「根」,後者是「識」。這是由於「一切根識」尚未滅故,無法不著相!
這就是法師所說,權教大乘菩薩的著相上求下化?!
請也順便請教舍利弗尊者一下,俾令這篇研究報告能夠圓滿!【20】
謝謝!
結語:
諸惡莫作。眾善奉行!
自淨其意。是諸佛教!
吾人可以從道源法師的開示中看出,《法華經》的「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」的如來真實義。連「權教大乘」的修法仍是「不二的淨業」。所謂的「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」,乃指轉意識成淨智,方入佛教之真實大乘!
換言之,要修到「相滅」之後的修行,才是真實的大乘佛法!
相滅,是就唯識法門而言的。若據「般若」法門,則是學子於「見諸相非相,而見如來」之後的修行。
這在東土的禪宗,是破本參以後的事了!
佛教的修行,就是修業!
也可說是各修其業!
至於各自修的是什麼業?
道源師已經為我們說出了個標準,或說給了吾人一把玉尺,量一量便心知肚明了!
希望大家所修都是「不二淨業」!而「萬法歸一」之後的修行,始為百分百地不二。即《法華經》所言之:
唯有一佛乘,無二乘亦無三乘法。
註:
【01】詳見《十善業道經》。
【02】即欲界六天、人道和阿修羅道。
【03】「初禪」成就,可生「梵眾、梵輔、大梵」三天。
「二禪」成就,可生「少光、無量光、光音」三天。
「四禪」成就,可生「無雲、福生、廣果、無想、無煩、無熟、善見、善現、色究竟」六有九天。
筆者主張,今生修「見性法門」未果者,宜改修「淨土法門」,不要修「天道」。故「四禪八定」如何修,今生不予研究。
【04】三界之一,共十八天。
【05】即空無邊處定、識無邊處定、無所有處定、非想非非想處定。
【06】三界之一,共四天。
【07】即「苦集滅道」,和「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」。
小乘佛法如何修法,今生不予研究。
【08】即修成功。
【09】即「見性」之後所修者。
【10】因未「相滅」,仍是意識修。有識即是相,非著相不可。
【11】已証萬法皆「性」,無相可著。
「上求求於性,下化化於性」,這種表法用語都是不得已之詞,方便說說罷了!
【12】即証其他!
【13】佛的十大弟子之一,號稱智慧第一。亦是《心經》的當機者。
【14】是筆者的箱底貨。
【15】即出世間定。
【16】即「同體平等觀」的表法語,共四句。
【17】即分身應化。
【18】即一物之「當體空」,亦即「物即是空」。故於空中,能見到舍利弗等一切佛菩薩,也能發現閣下是「未來之佛」!
【19】即六根八識,但可轉成淨智。
【20】証實之後,即知它是「文字般若」了!
新般若法修研究本品至最後聞佛開示曰:
萬法歸一。擇善固執。
業力輪迴。無斷根本。
潛心求法。找對門路。
句句求証。萬業皆除。
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五日,新般若慧心研究本品至最後聞模開示曰:
大乘小乘兩樣性。無漏妙盡最唯淨。
空定聆心不起問。臨門一腳不究竟。
佛門品質以分化。明心探討証實相。
唯有親見起心問。一一淨化品質真。
九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,新般若淨慧研究本品至最後聞模開示曰:
今生明心必見性。無所來亦無所去。
修得一切菩提心。自性淨土無分別。
究竟皆入涅槃處。不枉如此走一遭。
同體觀起皆是一。所有真理由親悟。
整理潤色的中華妹,麻煩請佛總結修修慧,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。若得開示,即為親証。
是,老師。佛總結如下:
立地成佛一佛乘。不二淨業最殊勝。
法住一真無幻執。念念為眾入無餘。
成住壞空皆安樂。生老病死平常心。
齊歸常寂本份事。圓成佛道究竟事。